人设崩塌?从稳坐百亿票房到全网质疑,吴京到底做错了什么?
前阵子还靠《战狼》《长津湖》稳坐“国民硬汉”位置,手里攥着百亿票房的吴京,到了2025年夏天突然就变了。
前阵子还靠《战狼》《长津湖》稳坐“国民硬汉”位置,手里攥着百亿票房的吴京,到了2025年夏天突然就变了。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评论、收藏、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朋友圈刷到这句,秒懂——《731》已经不是电影,是大型集体PTSD现场。
周四两部国产主旋律新片同时上映,结果很直接,票房都很惨。火种首日票房只有17.1万人民币,网上多是低分差评。茯战更惨,上映一天累计票房连1500都不到,几乎没有观众注意到它的存在。
电影的总票房超过了18亿,但最高的票房是《志愿军3》的6亿预测,和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今年国庆档,《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这动画挺有意思 票房没破亿,没实现名字里的 “逆袭”,但衍生品却卖疯了。
2025年国庆档,原本预期电影院会迎来一波观影人潮,怎知市场表现却不及预期。据国家电影局统计,今年国庆档(10月1日至10月8日)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两项数据同比均出现下滑。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庆档成为近五年来首个“无单片票房突破
昨日上午10点,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第三批门票正式启动销售,游泳、羽毛球、篮球等18个大项赛事门票同步上线,粤港澳三地观赛热潮再度升温。
10月15日,曾轶可团队突然宣布天津站演唱会取消。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二次退演了,上个月苏州站也因同样原因取消。公告里提到,票房收入根本不够覆盖成本,即便继续卖票也补不回来。买了票的人会收到退款,但具体什么时候到账还不清楚。
曾轶可的“迷人的危险”巡演,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旧巴士:天津站直接撞上“票房不够”的护栏,苏州站留下“谁说了算”的轮胎印,剩下的广州、成都干脆拐进小巷——从5000人体育馆缩进800人Livehouse,票价砍三成,开票秒空,却没人敢鼓掌,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
10月15日,曾轶可团队说天津站的演出不办了,因为票卖得不够,连场地和人工的钱都付不起,这也不是第一回了,9月6号苏州那场也取消了,主办方说根本没人买,退票不用粉丝操心,官方平台会自动处理,七天内钱就退回去。
其中,果麦文化(301052.SZ)国庆后开盘即一字跌停,当日跌幅达到20%;博纳影业(001330.SZ)、华策影视(300133.SZ)、横店影视(603103.SH)、光线传媒(300251.SZ)等影视股同样出现大跌,整日跌幅均超过10%,分别为10.
这个国庆档,电影院里的冷清,和热门景区那人山人海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大家宁愿去挤人,也不愿去电影院。整个档期下来,连一部票房能冲破10亿大关的片子都没有,能过5亿都算是烧高香了,这在近十年里可是头一回。
国庆档票房大战打响!13部新片扎堆上映,预售却比去年少了四成多。奇幻大片《刺杀小说家2》靠着邓超染红发演反派、3000个特效镜头这些噱头,预售暂时冲到490万领跑。战争片《志愿军:浴血和平》也不甘示弱,排片占比26.2%,专攻40岁以上观众群。可热闹归热闹,总
特效再亮,也遮不住剧情的黑洞——昨晚刷完《创:战神》,我满脑子只剩一句:迪士尼把科幻拍成了大型屏保。
整个6月到8月,她都在全国巡演,每场门票几乎都是“秒售罄”。仅8月,她就安排了28场演出,横跨26个城市,有时一日两城。这个密集度在业内罕见,也引发了粉丝“虐待老人”的调侃——毕竟,她已58岁。
10月14号电影票卖得特别差,当天最高票房才480万,就是《志愿军:浴血和平》拿到的。这部电影从上映到现在就凑了5个多亿,看这势头肯定到不了6亿,估计要成志愿军系列最没赚头的一部了。其他片子更惨,7部勉强到百万,剩下基本都在30万以下,特别是10月份刚上映的新
现在很多导演在确定影片上映的时候,都会挑选在重要的节假日,想看看挑选时间不同,能不能够帮助自己影片票房上涨?
“8亿票房,豆瓣7.8,这片把爸妈看哭,却把00后看困——问题出在哪?
国庆档硝烟散尽,影院门口只剩一张海报:鸽子被直升机轮胎碾成碎布,旁边一行小字——“和平不是白给的”。